上周報導的由北京大學光華-銀泰公益管理研究中心組織舉辦的北京大學社會創新挑戰工作坊,經過了6天12輪的挑戰,歷經重重考驗,從最初60個設計方案,已“篩選+合并”出了5個富有創意、具備可實施性的方案。
頭腦風暴+實地調研后得出的5個方案:5個方案針對不同的社會問題,涵蓋保護民間手工藝、提升大眾對弱勢群體的關注等,并探討如何與銀泰的品牌定位相聯系。
1.【保護/傳承手工藝】
為保護手工藝藝人的技藝傳承和背后的民間文化,讓消費者體驗手工藝制作,完成定制化作品。在保護手工藝傳統文化的同時,讓消費者感到傳承社會責任與時尚并存。
2.【與銀泰的企業社會責任相結合】
以北京銀泰中心標志性建筑設計“燈籠”為出發點,構建燈籠造型的空間,內置各類主題的NGO公益推廣、售賣與主題相關的物品等。
3.【黑暗體驗】
在全黑環境中完成用餐過程,服務員大多為盲人,讓消費者體驗盲人的感受。提升大眾對殘障人士等弱勢群體的關注。
4.【老幼結合】
為彌補代際交流的溝差,緩解老年人可能出現的精神抑郁,設計老幼結合的活動空間。一來為老人帶孩子提供適宜地點,二來教授老年人需要的電子設備知識。
5.【解決食品浪費,鼓勵再循環】
制作一款APP,大家通過點擊利用干凈安全的“剩食”制作的食物,標明自己點的東西節約了多少相應的資源,倡導、鼓勵大家不浪費食物。
挑戰工作坊進程中,北京銀泰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尹筱周和銀泰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金波參與了與同學互動交流和方案篩選流程。
總的來講,此次社會公益挑戰是一次校企共創的嘗試:在進程中給同學們提供方向上面的指引與修正、幫助同學們更好地認識企業實際操作與真實社會中的運營。
同時,企業吸收同學們好的想法應用于工作中,對最終方案進行補充、豐富并實際落地。
接下來,篩選出的5個方案將會繼續合并和細化,最終將會產生2個方案,有機會在北京銀泰中心落地試驗。
敬請持續關注北京銀泰中心對工作坊活動的報道,我們期待著本次工作坊中擁有多元背景與學科的參與者們憑著創意思維+優秀的團隊工作能力,展示最終的成果創意!